13813380090

新闻中心

撞了修不起?中保研“最鸡肋”项目解析

[汽车之家 碰撞测试解析]  虽然中保研的C-IASI碰撞测试体系在国内推出时间不长,但不论是专业程度还是权威性,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成为了许多人评定一款车是否安全的新标杆。许多车在C-IASI的碰撞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论是在“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还是“车辆辅助安全”,都能获得优秀的评级,但是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个项目中,反而沦落为“较差(P)”,落差极大。

在之前的碰撞测试解析中,我们都说“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个项目成绩差并不会对车内乘员造成危险,因此有不少人觉得这就是一个鸡肋般的存在,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咱们今天就来解读C-IASI测试中这个最“鸡肋”的项目究竟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十秒读懂全文大概:

1)“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测试怎么做?

2)依靠什么标准来评分?

3)怎么看待“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成绩?


-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测试怎么做?

其实“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个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车辆低速结构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测试,二是针对车辆保险杠系统的低速碰撞测试,换句话说,第一部分主要是看得见的区域,第二部分则是看不见的区域。其中车辆低速结构正面/追尾碰撞测试是为了研究出车辆在城市低速(或拥堵)路况下与前车相撞、或被后车追尾的情况下,车辆损坏的程度及后期维修所需要的费用。

正是因为在15km/h的速度下发生碰撞,如果车内驾乘人员在系好安全带的状态下,基本不会受到伤害,因此在之前针对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的解读中,我们对于其中的“较差(P)”及“一般(M)”这两个成绩并没有给出太严苛的批判。不过存在即合理,C-IASI作为2018年才面世的碰撞测试体系,为什么会有“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项看起来很鸡肋的测试项目呢?这就要从这项测试的评分标准来解释了。

- 分数是如何得出来的?

既然有得分,那么久肯定有评分标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测试中的分数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在碰撞测试后,首先核查并统计测试车辆受损伤的零部件种类及数量,并分析零部件的损伤程度,确定各零部件需要

如何判定零部件损坏的程度呢?这其中不仅分为了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两个测试项目,还分为“闭合件间隙”和“底盘结构变形”两个测量类别:

1)在闭合件间隙测量结果中,当所有测量点(标记位置的车门与侧围间隙)的最大变形量≤2mm 且变形后间隙>0mm 时,则得分为3 分;当每存在1 个测量点的变形量>2mm 或者变形后间隙≤0mm(测量点位置出现直接接触或交错现象)时,则得分减去0.5 分,即为2.5 分,依次累计,本项最低分为0 分;

2)在底盘结构变形测量结果中,当所有测量点(标记位置的底盘结构变形)的最大变形量≤3mm 时,则得分为3 分;当每存在1 个测量点的变形量>3mm 时,则得分减去0.5 分,即为2.5 分,依次累计,当单个测量点的变形量每增加3mm,则再减去0.5 分,本项最低分为0 分。

将“闭合件间隙”和“底盘结构变形”两个测量类别的分数按照正面碰撞与追尾碰撞分别相加,得到的数值就分别是测试车的车辆耐撞性得分A(正面碰撞)和B(追尾碰撞)。

那么维修经济性如何评判呢?这自然就和车辆维修需要的费用相挂钩了。分析并统计各零部件的损伤明细后,据此计算车辆修复所需要的总费用(包括修复和更换零件)。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车辆修复的费用(即零配件价格+工时费)和厂商新车销售指导价(即新车官方售价),按照下方的两个表格对车辆低速结构正面/追尾碰撞工况下车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进行初步评价。

进行修复还是需要更换。但将来如果保费和这项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相信那些更容易修复、具备更多变形空间的复合型材料将会更多的使用在量产车中,以降低碰撞后的维修成本。



细心地朋友可能会问,流程中第三项的“安全约束系统”怎么之前没有提到?因为这个部分只是看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起爆。如果气囊爆出,则该测试车型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型指数会直接被评定为“较差(P)”。

最后进行整体评价,按照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的权重,计算测试车最后的分数,公式为:低速结构碰撞加权得分=(低速结构正面碰撞得分×2+低速结构追尾碰撞得分)/3。即最后得分为:Z=[2(A+ X)+B+Y]/3。

因此总的来看,“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测试在现阶段的成绩,主要是体现测试车在低速碰撞后损坏零部件的多少及维修成本的综合水平,而并非是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在这个项目中,得分差≠不安全,只能说低速碰撞事故后修起来会很贵。换言之,撞了以后不会要命,但是要钱。



再加上中保研的测试成绩短时间内也看不到与车辆保费挂钩的迹象,以及事故后的修复基本依靠保险理赔而并非车主自己承担。所以短期来看,“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项测试并不会像正面25%偏置碰撞刚面世的前几年那样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总结:

在之前针对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解析中,我们一直强调“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评级不佳并不代表车辆的安全性不好,因此也有网友私下询问该如何看待这项测试。目前我国车辆的保险定价与其在C-IASI碰撞测试中的成绩还未直接挂钩,但C-IASI成立之初,就有着未来将碰撞成绩与保险定价挂钩的初衷。

不过目前这个挂钩并没有明确的执行时间表,并且保险在理赔时也只是按照责任划分来承担,因此车辆维修费用的高低不太会影响当下的保险价格。所以车主在参考C-IASI碰撞测试的成绩时,“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看一看心里有数就行,不用太在意这项成绩得到较差(P)


FM997

  南京佰诺汽车 南京佰诺二手车 南京佰诺认证二手车 南京二手车 南京二手车网 南京二手车交易 南京二手车买卖 南京二手车置换  南京江宁二手车 南京溧水二手车 南京高淳二手车 南京江北二手车 南京大厂二手车 南京六合二手车  南京二手车网 南京二手车交易 南京二手车买卖 南京二手车置换 江苏二手车 南京新车团购 南京平行进口车 南京靠谱二手车 FM997二手车